物流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健康發展對于提高國民經濟質量、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在互聯網經濟迅速發展的今天,科學技術對物流的影響越來越大,其滲透速度也在不斷加快,物流產業之間的競爭逐漸加劇。在新技術不斷涌現的今天,物流企業要想在市場中占領足夠的地位,取得競爭優勢,就需要不斷提高企業管理能力,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水平。
在傳統的物流成本構成中,人工成本、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是最重要的幾個成本構成部分。由于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人口紅利正在逐步消退,人工成本開始愈來愈高,與此同時,運輸成本也在不斷攀升,物流產業的競爭日益加劇,傳統的物流企業只有進行技術和管理上的變革,才能確保其盈利能力的持續提升。由于大數據具有高速、大量等特點,將大數據技術與物流行業進行有效融合,可以為物流企業未來的更好發展提供保證。順豐作為物流行業的龍頭企業,雖然已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企業成本管理中,但是其成本管理方面仍存在不足。那么,如何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當前大數據環境下物流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
順豐是我國最早的一家物流公司,其于1993年在廣東順德創立,于2016年12月12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在次年的2月24日更名為“順豐控股”。順豐的成功上市,標志著國內物流業的發展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作為第一個在A股市場使用直營方式的物流企業,其物流網絡遍布國內以及世界各地,其強大的網絡服務系統也使得其在物流行業中占據了主流的中高檔市場。如今,順豐已經轉變為一個擁有網絡規模優勢的智能物流服務提供商,并且擁有對整個網絡進行強有力管控的運營策略。憑借“快速、準時、安全”的門到門服務能力,公司時效快遞業務在國內市場已經占據絕對領先優勢。
目前,順豐的成本構成主要包括:無法直接歸集到作業環節的間接成本、以四大基礎業務流程為主的直接成本。從企業近幾年年報數據可以看出,順豐營業成本占比最大,而在營業成本構成及占比中,其中占比最高的有職工薪酬、外包成本以及運輸成本。
由于現在科學技術的進步,運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幫助企業迅速占領市場地位,大數據作為目前最高效、最精準的手段,可以讓企業迅速對消費者的購買力、賣家貨物銷量等進行預測,并將其進行整合,形成數據網絡,從而提升了物流的時效性。將數據網絡應用于倉儲服務、物流中轉等環節,實現了智能化倉儲與智能化中轉。此外,動態物流監管體系有助于順豐動態監管業務流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實時管理,提升了物流運輸的效率,減少了在物流過程中產生的費用。順豐速運正在研發一些新的物流產品,比如智能分揀設備、無人機配送。智能化管理將有助于企業提高服務效率的同時降低成本。
在傳統的物流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都采用了“自營+加盟”的方式,自營部門主要負責快遞的運輸及中轉,而其他的加盟商則負責貨物的攬收、派送或其他小規模的增值性服務。作為龍頭企業的順豐,由于其業務范圍廣,網點眾多,擁有足夠的計算機技術以及航空或鐵路等物流服務能力,所以順豐基本采用自主經營的方式,其服務范圍基本包括了整個物流活動。
順豐對其各個業務環節都采取了一體化管理,各個業務環節都做到了透明化、可視化、自動化,針對流程中的人力活動,有明確的管理體制,進行了分層分項管理,從而降低企業成本,特別是人工成本。
隨著直播、短視頻等新型電商平臺近兩年的快速崛起,物流服務的規模不斷擴大,許多企業會將自己的非核心業務外包出去,避免由于自營物流增加自身的成本。以順豐公司的外包成本為例,其外包成本占比不斷增大,截至2022年,業務外包成本已達到1984億左右,占順豐總成本的84.78%。從多年來的年度報告中可以看出,順豐的外包成本也都一直保持較高的占比。將一部分業務外包給其他企業,既能減輕其內部經營的成本壓力,又能提升其物流效率。然而,企業并不是隨意挑選外包供應商,倘若雙方有合作需求,企業需要對其進行嚴格的考核。此外,還需建立合理的服務條款。在此過程中,由于信息不對稱等原因,很可能導致企業外包成本增加,因此,雙方要有必要的信息溝通渠道進行交流。
此外,為了防止供應商的問題影響到公司的品牌價值,順豐在對供應商進行篩選和評價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套嚴格的系統和流程,如果公司在挑選供應商的時候出現了錯誤的判斷,那么就會給公司帶來未知的成本風險。倘若不能繼續和曾經的外包供應商進行長期合作,企業在尋找下一個供應商時要耗費大量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另外,如果外包的成本占比過高,會不會給企業帶來潛在的成本,這些都需要企業進行考慮。
當前,順豐公司的大部分員工學歷集中在中專及以下,其中有49.65%為高中生和中專生。從專業構成方面來看,順豐公司的高級人才占比少,管理人才僅僅占到了總人數的14.93%,而且大部分的員工都從事著操作類工作,公司員工的專業化水平不高。同時,由于順豐的基層工作人員大多學歷低,部分網點工作人員存在素質較低、服務意識不足等問題,有些客戶可能會對其進行投訴,降低客戶體驗感,降低企業服務質量。此外,由于順豐網點眾多,很可能會出現人員配置不合理、人力資源浪費等問題。與此同時,倘若員工過度重視業務量,很有可能會面臨業務活動中成本增加的風險,忽視對成本的控制。
如今,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員工的專業化程度將會對企業的總體工作效率產生重要影響,企業應盡量避免員工的重復勞動,降低員工的勞動成本,提高員工的價值,從而提高企業整體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重視和發展科學技術的今天,加強企業的員工專業化程度是非常必要的。
由于銷售渠道和流量更趨于多元化,目前大型平臺和客戶會更加關心企業的服務感受,對快遞物流的時效性、服務的質量有了更高的需求。因此,企業從曾經“同質低價”的競爭模式,開始逐步轉變為“品質差異、客群差異”模式。根據國家郵政局2022年的數據統計,其快遞和包裹服務品牌的集中度指數CR8達到了84.5%,是2021年的80.5%,集中度進一步提升。但在上游增量需求趨緩、自身成本下行空間有限的背景下,頭部快遞企業的競爭強度提升,紛紛積極推動服務分層與產品分類,夯實網絡能力,提高末端服務體驗,行業競爭逐步從單一價格戰走向更注重服務品質、服務的差異化與多元化以及網絡的穩定度。
除快遞業的集中度相對較高外,我國物流行業的其他多個細分領域(包括零擔快運、冷鏈、綜合物流、跨境物流等)行業集中度仍然不高。中國物流市場集中度較低,潛在整合空間巨大,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2022年度中國物流企業50強總業務收入達1.94萬億元,約占物流業總收入的15%。縱觀國際物流巨頭,均通過不斷并購整合完成擴張,而中國的物流市場規模完全具備培育全球領先物流企業的潛力,隨著宏觀經濟逐漸復蘇,預期物流行業的國內外投融資和并購整合會更加活躍。
目前,我國的物流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并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面對市場需求,數字化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優越性也逐漸顯露出來,如果企業仍運用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必然會加大管理成本,降低自身競爭優勢。所以,企業如果想在新經濟時代占領市場地位,需要不斷與時俱進,提高企業數字化水平,推動客戶供應鏈數字化變革,助力其降本增效,努力打造新的競爭優勢。
順豐應持續高度關注員工的成長和發展。首先,企業應重視人才培養,高層管理者要進一步注重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提高企業效率。其次,隨著智慧物流的形成與發展,企業愈發需要綜合性的物流人才,因此企業應不斷優化培養路徑,明確培養體系。針對內部基層員工,企業應積極注重其服務意識、安全意識、溝通技巧的培養,在關注個人業績的同時,提升其服務質量,著重強調人員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中層員工而言,應積極開展定期能力培養活動,倡導培養與實戰相結合,賦能員工實現向管理者的快速轉型,提升員工專業化程度。同時,還應注重對高層管理者的培養,堅持差異化培養,利用大數據技術實施動態化管理,明確個人職責,實時了解員工情況。同時,可以通過大數據平臺對各網點進行動態化管理,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另外,在人才招聘時,企業應加強與高校間的合作,招聘高素質人才,從而打造可持續人才生態,支撐業務發展需要。
通過業務外包,順豐可以有效縮短管理鏈,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企業在外包過程中還必須考慮到一些潛在的成本,如產品、服務的質量和供貨的及時性。所以,順豐必須嚴格區分直營和外包兩種經營模式,合理運用內外資源,在保證服務品質的同時,盡量降低成本,提高其利潤。另外,順豐在挑選外包供應商時,應著重評估其資質,多搜集其相關資料,挑選出專業且有信譽的外包供應商。同時,積極利用數字化建設,通過相關供應商平臺,構建高效、透明、可靠的合作機制,促進外包供應商成為利益共同體,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有助于兩者互利共贏。
另外,在開展外包服務招標的時候,要明確外包公司的評估標準及相關考核準則。對有意向的外包公司進行基本考核時,尤其要注重其信用資質以及財務情況,避免出現在外包合同簽訂之后,因為外包公司自身的財務運作出現問題或者失信而造成的外包成本的增加,從而加大企業外包成本風險。由于外包公司對其員工招聘要求相對較低,素質高低不一,在對外包公司的員工進行考核時,公司應制定明確的考核細則,定期進行員工培訓,提高其外包服務能力,盡量降低外包服務成本。此外,要定期對外包公司的工作能力進行考核,通過多方面進行綜合判定,盡可能在降低外包成本的同時,最大化提升服務效率。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物流服務持續向數字化供應鏈轉型。商業模式更豐富多元,渠道更扁平化,生產和供應模式從大批量、規模化轉向小批量、多批次,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開始構建以消費者為核心、更具靈活性和敏捷性、高效反應的數字化供應鏈系統,以適應當前市場競爭環境。因此,物流企業一方面要注重自身數字化建設,提升服務的效率與網絡的靈活度;另一方面通過與行業客戶在供應鏈各個環節的深度合作,利用先進物流技術應用推動客戶供應鏈數字化變革,助力其降本增效,已成為物流企業正在努力打造的新的競爭優勢。
順豐作為如今物流行業的佼佼者,應繼續發揮在大數據技術上的優勢,不斷地為行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盡管目前順豐所建立的智能物流網絡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但是根據現在的時代需求,企業若想可持續發展,就需要依靠大數據技術,注重數字化建設,幫助企業降本增效,獲得競爭優勢。同時,順豐的高層管理者需要把握現有形勢,依靠大數據技術,對企業效益實時評估和預測,從而做出正確決策。在政府的扶持和鼓勵下,發揮自身優勢,降低企業成本,提高自身利潤,從而保持其在物流領域的核心地位。
隨著大數據技術、人工智能、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等互聯網技術快速發展,為物流企業帶來的既是機遇,亦是挑戰。傳統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要求,物流企業若想降本增效,提升自身的行業競爭力,不僅需要提升員工專業化程度,降低外包成本及風險,還需重視企業數字化改革,加大對大數據技術的運用,提升企業的服務效率和業務能力,從而打造自身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