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全球化和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物流運輸在國際貿易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交通物流運輸行業實現信息化管理,不但可以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動態監控,還能對物流信息進行快速識別和處理各種物流異常情況,及時作出應對措施。因此,交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建設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如何將先進的理念、技術和管理方法應用到交通物流管理領域,是當前交通運輸行業面臨的重點課題。
一、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特點與重要性
(一)特點
1. 數字化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是將傳統的物流運輸管理流程數字化,通過信息化技術對其進行優化和改進。數字化的特點使得物流運輸管理更加高效、精準和便捷。
2. 智能化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利用上。通過智能化的技術,物流運輸管理可以實現實時監測、預測和優化,提高物流運輸的效率和質量。
3. 協同化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協同化是指不同部門、不同企業之間的協同合作。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物流運輸過程中的信息共享、流程協同和優化,提高物流運輸的整體效率和效益。
4. 規范化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規范化主要體現在規范物流運輸流程、標準化運輸設備和服務等方面。通過信息化技術,可以建立規范化的物流運輸管理體系,提高物流運輸的規范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5. 開放性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開放性主要體現在信息開放和共享上。通過信息化技術,不同企業、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可以共享和交流,提高物流運輸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二)作用
信息化在交通運輸管理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信息化技術,交通運輸管理可以實現更高效、更精準、更安全地管理和服務。
第一,信息化技術可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的處理和管理交通運輸流程,從而提高交通運輸管理的效率和準確性。例如,通過信息化技術,交通運輸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測道路狀況、調度車輛、優化路線等。
第二,信息化技術可以通過實時監控和預警來提高交通運輸的安全性。例如,在高速公路上,信息化技術可以實時監測車輛速度、流量等信息,從而及時預警和處理交通事故。
第三,信息化技術可以幫助交通運輸行業更好地實現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信息化技術,交通運輸管理人員可以更好地監測和管理交通運輸資源,從而減少燃油消耗和碳排放等環境問題[1]。
二、當前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交通物流管理信息化意識
許多交通物流運輸企業缺乏信息化意識,一方面,他們認為物流管理信息化是高端、復雜、昂貴的技術,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來實現,因此,不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來推進物流信息化;另一方面,他們認為物流信息化是大型企業才會做的事情,自身不需要過多關注。此外,部分管理人員對信息化技術的認知程度較低,難以有效地應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物流運輸管理效率[2]。
(二)缺乏交通物理管理信息化人才
由于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涉及多個方面,包括數據分析、信息技術、交通運輸等,因此需要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來從事這一領域的工作。然而,目前交通物理管理信息化人才數量相對較少,且大多數人才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大型企業,基層地區和中小企業面臨著缺乏信息化人才的困境。
(三)缺乏完善的統一管理體系和標準體系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需要一個統一的管理體系,以確保信息化技術的規范使用和管理。另外,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需要建立統一的標準化體系,以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互換性。但是,無論是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管理體系,還是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統一的標準化體系,在當下的交通物流運輸管理行業均較為欠缺,導致不同運輸企業之間的信息和數據無法共享,影響了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應用范圍。
(四)缺乏完善的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技術支持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需要完善的技術支持,包括軟件、硬件和網絡等方面。但是,目前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技術支持尚待完善,導致信息化應用范圍受限。
(五)存在一些信息安全性問題
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涉及大量的敏感信息,如客戶信息、貨物信息等。但由于交通物流運輸管理領域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不高,運輸企業往往缺乏對敏感信息的保護,導致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脅等問題[3]。
三、促進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不斷優化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理念
優化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理念是促進交通運輸發展、提高物流效率的重要舉措。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斷完善交通運輸管理架構和資源配置,推動多式聯運發展,提高交通物流融合發展質量和效率,以及推進行業可持續發展。
第一,要完善交通運輸管理架構和資源配置,加快管理和服務模式創新,優化業務流程,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交通運輸效率和質量。
第二,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綜合運輸效率。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構建共享平臺,創新體制機制,提高交通物流融合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第三,秉承綠色節約和安全可靠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服務體系構建及行業管理,提高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引導企業加強信息互聯互通和聯盟合作,擴大信息共享,促進物流降本增效。同時,需要持續調整優化運輸結構,打造各種運輸方式銜接緊密、轉換順暢的多式聯運體系。
(二)加強信息化人才的培養
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是提高物流運輸效率和質量的重要手段,需要專業的信息化人才來設計和實施。
首先,要建設信息化人才培養的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機構應該加強物流信息化專業的建設,培養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同時,物流企業也應該加強內部信息化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提高員工的信息化素質和技能。
其次,要加強信息化人才引進和交流。物流企業應該注重吸引和培養高素質的信息化人才,特別是那些具有實際經驗和專業技能的信息化專家和人才。同時,政府也應該加大對信息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以提高信息化人才的競爭力。另外,還要加強信息化人才的流動和交流。物流企業應該加強與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物流信息化領域的研究和交流,提高信息化人才的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同時,信息化人才之間也應該加強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動物流信息化的發展。
最后,加強信息化人才的績效管理。物流企業應該對信息化人才進行科學的績效管理,注重對他們的考核和評估,以提高信息化人才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信息化人才也應該加強對績效結果的反饋和改進,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
(三)完善交通物流運輸管理體系
首先,交通運輸部門需要加強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推動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提高交通運輸效率。例如,建設國家交通運輸物流公共信息平臺,促進多式聯運、甩掛運輸、城市物流配送及倉儲、交通信息服務、交通誘導、公共交通綜合調度、客運樞紐管理服務、主動安全預警、港口自動化作業等領域的發展。
其次,要按照多式聯運模式的特點和要求,完善多式聯運設施、裝備、信息化、運營組織等方面的聯運規則和服務規范,探索托盤、集裝單元等管理運營服務模式,探索建立物流運輸全程跟蹤和服務質量評價體系。除此之外,交通運輸治理現代化需要建立健全的交通運輸治理體系,包括政策法規、市場監管、安全管理等方面。同時,還需要提高交通運輸治理能力,包括信息化技術、創新能力、應急響應能力等方面。
最后,道路運輸行業需要集約發展,以提高運輸效率和降低成本。為此,需要推動城市公交、出租汽車、汽車租賃、物流管理等領域的立法,建設法治化市場環境。同時,還需要改善大型物件運輸市場環境,加快完善零擔快運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4]。
(四)加強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加強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技術的應用,促進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是提高交通運輸效率、降低成本、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
第一,推廣智能化儲運監控技術。通過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對貨物儲存、運輸過程中的實時監控和跟蹤,提高物流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
第二,推廣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務。通過建設交通信息服務平臺,提供實時路況、天氣預報、運輸需求等信息,提高交通運輸的透明度和效率。
第三,建設和完善交通運輸信息化系統,包括海事管理信息系統、交通公安綜合信息系統、公共交通綜合調度系統等。加強建設項目管理,提高交通運輸信息化水平。
第四,推廣物聯網、無線射頻識別等信息技術在鐵路物流服務中的應用,提高鐵路物流服務的質量和效率[5]。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信息化技術已經成為提高交通運輸效率、降低成本、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信息化技術,交通物流運輸可以實現智能化、自動化、高效化的運作,進而促進整個交通運輸行業的轉型升級。在未來的發展中,交通物流運輸管理信息化將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不斷地完善和提升信息化技術,可以讓交通物流運輸行業實現更加高效、安全、可靠地運行,持續推進交通物流運輸行業的不斷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