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服務的生產企業必須有供應鏈變革的需求,并不遺余力地予以支持。同時,應用基于VMI+JIT的供應鏈協同管理創新模式的制造型企業具有規范流程、制訂標準的能力,在遇到問題時有快速反應、快速決策、快速解決的能力[1]。
建設標準化、智能化的VMI+JIT倉儲配送中心是項目落地實施、后續升級和推廣的保障;開發綜合的物流信息系統是供應商、制造型企業及HY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三者之間打破信息孤島的必要環節[3]。
通過制造型企業、供應商以及VMI+JIT倉儲配送中心,分享生產制造所需的材料和零部件,供應商與VMI+JIT倉儲配送中心得到相關信息后,倉配中心將制造型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運送至企業的生產現場,供應商及時補充庫存[4]。
建立第三方物流企業、制造型企業、供應商三方互信,實時共享庫存、配送、上線計劃等信息。即制造型企業將所需的材料與零部件的種類和數量等信息告知供應商和第三方物流企業,第三方物流公司一經收到需求信息,立馬發貨,供應商隨后補充庫存(此過程中,貨物所有權仍歸供應商所有,倉儲中心負責簽收、入庫、保存和配送)。對制造型企業來說,若要實現零庫存或庫存量達到最低的理想狀態,就需要供應商或物流公司能夠及時發貨,企業只有及時收到原材料或零部件才能保證生產的連續性,而信息共享、及時發貨也是VMI+JIT協同供應鏈管理創新模式的一大顯著優勢[5]。
作為第三方物流公司運營的VMI+JIT倉儲配送中心,能夠有效連接供應鏈上下游之間的響應。在為制造型企業實時配送、降低庫存成本的同時,還降低了供應商的物流成本,在這個過程中,第三方物流公司也能得到盈利,整體實現三方共贏。
圍繞湖南省打造“先進制造業高地”的戰略,提出“基于VMI+JIT供應鏈協同”的三融五合模式(圖1),從采購物流、生產物流、銷售物流三大環節,通過主體融合、設施設備融合、業務流程融合、標準規范融合、信息共享融合五大路徑開展深度融合。同時,從第三方物流企業層面、制造企業層面雙向角度,研究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發展的路徑。

物流企業層面:第一,參與制造企業采購、生產、銷售決策參與制造企業采購、生產、銷售決策,實現業務主體融合;第二,建設標準化、智能化的VMI+JIT倉儲配送中心,整合設施設備,實現設施設備融合;第三,基于VMI+JIT的倉儲配送中心各專業功能模塊建設,為制造企業定制流程,實現業務流程融合;第四,建立基于VMI+JIT的協同供應鏈管理模式在制造型企業應用的準入原則,制定作業標準與規范,提升人員素質,實現標準規范融合;第五,設計開發綜合型物流信息管理系統,實現信息共享融合。
制造企業層面:第一,轉變傳統的制造思維模式,相互融入,參與物流企業決策制定,實現業務主體融合;第二,重新調整設施布局,優化設備配置,實現設施設備融合。第三,業務流程重組優化,包括制造企業訂單采購模式、庫存管理模式、配送模式的改變,實現業務流程融合;第四,改進生產包裝,實施共同推行的作業標準規范,實現標準規范融合;第五,信息系統數據與物流企業的對接,建立互信機制,推動信息共享融合。
在采購決策方面,物流企業應借助信息平臺與制造企業共享市場需求預測、庫存狀態等信息,幫助制造企業制定更精準的采購計劃。利用其豐富的供應商資源和管理經驗,協助制造企業篩選和管理供應商,確保采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質量可靠、價格合理。
在生產決策方面,物流企業應根據制造企業的生產計劃,提前規劃物流方案,確保原材料或零部件的準時送達,減少生產等待時間。結合VMI模式,為制造企業管理庫存,根據生產進度和銷售預測調整庫存水平,減少庫存積壓和資金占用。
在銷售決策方面,物流企業需利用其廣泛的物流網絡和數據分析能力,為制造企業提供市場需求分析報告,幫助制造企業制定銷售策略。同時,根據銷售訂單,優化配送路線和配送時間,確保產品能夠準時送達客戶手中,提高客戶滿意度。
VMI+JIT倉配中心建設能夠有效減少中間環節產生的物流成本,也影響制造型企業生產配送的效率。HY物流公司租用了離SN重工集團公司距離較近的倉庫,進行改造和布局,專門為該企業提供一對一服務。
建設現代化的倉配中心,包含倉儲服務(實現中間庫存管理)、零擔專線、干線運輸(供應商到VMI+JIT倉配中心)、城市配送(VMI+JIT倉配中心到生產制造企業)、供應鏈結算中心(延伸供應鏈金融服務)等功能,實現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有效整合。通過建設VMI+JIT倉儲配送中心,為制造型企業提供全面的增值服務,為原材料供應商、生產企業、分銷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提供協同、高效、集約化的供應鏈管理服務,降低企業綜合物流成本,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
HY物流公司開發的系統能夠與供應板塊、生產制造板塊以及銷售板塊的物流信息系統的端口有效接入,提供實時庫存查詢、JIT配送、運單在途跟蹤、訂單質量考核、財務在線結算等多種服務功能,有效降低供需雙方庫存,提升生產效率和產能。
明確通過“VMI+JIT”供應鏈協同,實現降低庫存成本、提高供應鏈響應速度、增強供應鏈穩定性等具體目標。同時,將物流業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納入公司總體發展戰略,作為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如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構建供應鏈信息共享平臺,實現SN重工集團公司、供應商、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實時共享。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和接口規范,確保信息在供應鏈各環節順暢流通。
與關鍵供應商建立VMI合作關系,由供應商根據SN重工集團公司的需求預測和庫存狀態管理庫存,減少庫存積壓和資金占用。推動供應商采用JIT模式進行生產和配送,確保原材料或零部件能夠準時、按量送達SN重工集團公司生產線,減少生產等待時間和庫存成本。
JIT準時制的柔性特征使得企業的人工成本、倉儲成本得到了有效降低。此外,VMI+JIT協同供應鏈管理模式繼承了VMI的優勢,第三方物流作為供應商和生產方的中間媒介,直接獲得制造型企業的必要生產、經營數據,直接接觸真正的需求信息。在第三方物流的中間渠道下,供應商通過該模式調節庫存水平,最終消除預期之外的短期產品需求而導致的額外成本。
VMI+JIT協同供應鏈管理模式需要先進軟件等技術的支撐,才能發揮該模式的作用。與先進技術軟件相結合,可以發揮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制造型企業為了生產的持續性,通常會采用備庫存的方式。但庫存可能會因天氣的變化加之材料本身的易壞性或市場情況的變化以及新型材料的出現等,使得企業購置的庫存失去原有的價值。而VMI+JIT供應鏈協同管理模式的靈活性,可以促使制造型企業以零庫存或庫存量以最低的狀態應對市場變化。
由于適時適量生產是JIT模式的基本要求,這就需要尋求能夠為制造型企業提供適時適量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企業。VMI模式的核心就是尋求供應商并與之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形成更具有競爭力的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