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鏈物流在當前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的作用不斷凸顯,消費訴求不斷提升,本文聚焦農產品產地城市中多層級冷鏈物流網絡的空間布局方法,充分考慮冷鏈物流服務的需求端和供給端影響因素,構建多指標測度體系,并依據城市中不同區域的指標評價情況,劃分三級發展區域,不同區域在城市冷鏈物流發展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建設任務,整體上構建層次分明、功能完善、全域覆蓋的農產品產地型城市冷鏈物流服務載體。伴隨著2021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我國冷鏈物流正式迎來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國現代物流領域第一份國家級五年規劃《“十四五”現代物流發展規劃》將提升冷鏈物流服務水平作為深度挖掘現代物流重點領域潛力的重要一環。我國當前的冷鏈物流布局體系,一是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共有106個承載城市入選,作為綜合性的冷鏈物流基地,超七成與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布局重合。二是農產品冷鏈物流領域載體,包含了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區域性農產品產地倉儲冷鏈物流設施,其布局主要圍繞全國農產品重要產地布局。對于農產品產地型城市,如何科學合理地進行城市冷鏈物流空間布局設計,直接決定了城市冷鏈服務的能力水平,也影響著當地特色農產品流通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對于城市的產業、經濟發展都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農產品產地型城市的冷鏈物流核心服務于生鮮農產品的本地加工處理和對外運輸銷售,輔以服務居民日常冷鏈食品消費。因此,通常來說,冷鏈物流布局是以需求(尤其是農產品集中生產區的需求)為核心導向,滿足與城市空間規劃充分適應、與產業服務需求緊密銜接、與交通物流發展融合布局等基本原則,具體布局過程中涉及的影響因素如下。
上述影響因素的量化測度方式如下:
根據農產品產地型城市中不同區域上述因素的對比情況,整體上可劃分三個層級的冷鏈物流發展區域,各層級區域的冷鏈物流設施類型和側重不同,具體如下。一級發展區域———冷鏈物流服務訴求和服務能力在城市中均處于較為突出的位置,適宜通過綜合型冷鏈設施的建設,打造城市冷鏈物流發展的樞紐極核區域。二級發展區域———冷鏈物流服務訴求凸顯,但服務能力處于中等水平,或者產業需求不明顯,但服務能力突出的區域。前者適宜做強產地預冷、產地加工、分選分級等產業“最初一公里”和產品增值的服務功能,后者發揮流通和土地要素優勢,打造區域性的集散分撥中心,輔以精深加工、展示交易等擴大產品價值和影響力的功能建設。三級發展區域———產業需求、交通條件和設施條件均處于較低水平的區域,按照服務全覆蓋的原則,布局服務零星產業和消費需求的小型冷鏈服務站。
云南省昭通市是農業發展大市,蘋果、竹子、馬鈴薯、特色養殖、花椒、天麻等高原特色農業富民強市成績斐然。加快昭通市冷鏈物流高質量發展,對于引領昭通市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打好世界一流“三張牌”發展優勢特色大產業、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建設省際區域大城市等具有重要意義。昭通全市共有11個縣(市區),各縣域特色產業星狀分布,已初步形成“一縣一業”的高原特色農產品產業格局,且農產品70%都對冷鏈物流有突出需求。運用上述方法,對各指標進行數據搜集、測度,結果如下:
表3 昭通市各區域冷鏈物流影響因素測度結果 下載原圖
數據來源:《昭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昭通市數字農業農村“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昭通市“十四五”交通物流發展規劃》《昭通市“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昭通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調研信息搜集。
根據指標測度結果,按照本文冷鏈物流的布局劃分方式,構建昭通市11個縣(市區)的冷鏈物流布局方案:
農產品產地型城市的冷鏈物流空間布局是以提高全市冷鏈物流發展的競爭力、輻射能力和城市產業經濟服務能力為目標,在明確了城市中各區域在冷鏈物流體系中所處的層級位置后,應根據輻射范圍、規模體量、具體產業特性等要素,進一步謀劃符合區域層級方向、滿足科學集約高效原則、適度前瞻引領的冷鏈物流項目,支撐各層級功能定位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