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新興分布式賬本技術,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高度安全等特性,在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綜上,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日益增多,相關文獻研究主題也更加多元與深入。隨著研究領域的持續擴展以及文獻數量的急劇增加,目前已有的總結性文章難以全面反映現階段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狀況。同時,從文獻計量視角出發研究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的文獻相對較少。因此,為全面了解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現狀、前沿熱點和未來發展方向,本文計劃采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繪制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演變圖譜和知識結構圖,以期實現對該領域的全面深入剖析。
為分析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研究的情況,本文采用中國知網(CNKI)的數據開展相關研究。利用高級檢索形式,檢索條件:(主題%=“區塊鏈”and主題%=“物流”)、(主題%=“區塊鏈”and主題%=“供應鏈”),期刊來源設置為SCI、北大核心、CSSCI、CSCD和AMI
本文利用CiteSpace軟件,對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應用進行了詳盡分析。CiteSpace是由陳超美教授等基于Java開發的一款將不可量化的科學文獻通過數據分析抽象出可視化知識圖譜的軟件
本文從CNKI中選取相關領域的研究成果,通過文獻梳理,得出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趨勢,如圖1所示。
本文以導出的607篇關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的文獻進行發文量統計分析。通過分析可知,發文量整體呈上漲趨勢,這說明越來越多的學者重視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根據圖1可以將該領域發文趨勢大致分為兩個階段:2019—2021年是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研究的持續增長期,2019年發文量為81篇,說明該領域區塊鏈研究初步在學術界嶄露頭角,2021年發文量高達150篇,表明該研究已被廣大學者認可并成為熱點話題,學術界對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的高度關注和濃厚興趣。雖然這一階段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應用前景被廣泛看好,但其研究理論體系仍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2022—2023年,區塊鏈技術研究經歷了持續的發展期。相較2021年,近兩年相關研究的發文量雖然有所減少,但從整體趨勢來看,這一階段該領域研究活躍度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
本文將CiteSpace中的時間選擇為2019—2024年,節點類型設置為“Institution”,得到發文機構知識圖譜。通過分析發現發文研究機構多集中在高等院校,說明高等院校在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場景的逐漸拓展,相關研究機構及其發文量呈現出不斷增長的趨勢。其中,上海海洋大學信息學院(2019)、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2019)、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21)、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2019)、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9)、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2020)、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0)、中南大學商學院(2022)、重慶交通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23)和哈爾濱商業大學管理學院(2019)發文量較多。這種上升態勢不僅反映了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廣闊應用前景,還凸顯了學術界和產業界對該領域研究的重視和投入。因此,未來在研究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時,可以注重加強跨機構合作,促進學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共享研究成果、開展聯合項目等方式,共同推動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創新與發展,為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通過對高頻關鍵詞進行共線分析,能夠揭示當前研究的熱點話題,得到關鍵詞共線圖譜,如圖2所示,為未來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的研究和發展提供研究方向和堅實的知識支撐。在圖2中,該圖譜以圓圈大小直觀展示高頻關鍵詞出現次數,關鍵詞出現頻率高則圓圈越大,反之越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視角大多集中在供應鏈、智能合約、溯源、金融合約、物聯網、跨境電商和大數據等方面。其中,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應用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前瞻性和潛力,在物流領域的應用以及對物流科技的影響日趨增加。智能合約作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組件,通過自動執行和驗證合同條款,為物流活力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本文基于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現狀及熱點,借助CiteSpace軟件中的聚類功能,并運用LLR算法,對相關文獻進行聚類分析,得到關鍵聚類圖譜
根據關鍵詞聚類分析結果可知,關于“溯源”的研究色塊區域較大,表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溯源的衍生問題較多且潛力巨大,基本形成了研究網絡,同時反映出學術界和產業界對該領域探索的持續深化。隨著研究的推進,該領域的研究視角也在不斷創新。食品安全方面的創新應用保障了食品的質量和行業健康有序發展。跨境電商方面的創新應用實現跨境電商供應鏈多主體間協同共生管理。互聯網金融方面的創新應用可以采取有效的對策防范風險,發揮互聯網金融的正面效應。
通過深入分析數據,作者構建出一份關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的關鍵詞時間線知識圖譜,如圖4所示。圖4展示了不同聚類的時間演變脈絡,勾勒出相關文獻在時間維度上的發展軌跡,表明從最初的研究探索到現在的成熟發展,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中的應用逐漸深化和拓展。綜上,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可以劃分為以下兩點。
這一階段的主題包括:溯源、供應鏈、金融科技、智能合約、食品安全、演化博弈。此階段主要是該研究的知識理論發展階段,包含的關鍵詞主要有大數據、物聯網、去中心化、共識機制、數字經濟、架構設計和數據共享等。其中,去中心化打破了傳統物流模式中中心化機構的壟斷地位,使得物流過程更加開源化和民主化
這一階段的主題包括:跨境物流、共享金融、共享經濟、信息共享和信用機制等方面。區塊鏈技術源于互聯網技術的深度演化,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新興產物,對我國跨境電商、跨境物流、互聯網金融、共識算法、共享金融的發展創新提供了重要幫助,為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本文借助CiteSpace軟件中的“burstness”分析功能,生成了關鍵詞突現圖譜
2019—2020年是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研究的穩定發展時期。這一時期的研究對象主要集中在“物流”“融資”“跨境物流”“跨境電商”“產業發展”“產業融合”“云計算”“電子商務”“信息生態”和“博弈論”10個方面。其中“物流”發展強度最大,高達1.41,學術界對于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許多研究是以物流供應鏈視角為切入點逐步深入。此外,該時期文獻數量及研究熱度不太穩定,例如“電子商務”和“信息生態”的研究熱度開始于2020年僅持續了一年時間,研究熱點較為分散。
2021—2024年是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研究的持續發展階段,涵蓋的“溯源”“演化博弈”“實體經濟”“元宇宙”“數據共享”“跨鏈”“數字經濟”“信息披露”“信用風險”“仿真分析”“分布式”“聯盟鏈”“保理融資”以及“以太坊”等方面的研究熱度從2022年持續至今。其中“溯源”發展強度最大為2.46,表明物流供應鏈溯源的發展在區塊鏈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中具有一定前瞻性。這一時期是該領域研究的全面發展階段,一些如元宇宙、聯盟鏈和共享經濟等新概念開始逐漸應用于該領域,成為未來主要研究熱點。
本文通過對CNKI數據庫檢索收集2019—2024年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的研究文獻進行可視化分析,結合代表文獻和熱點進行梳理得出以下結論:
(1)相關文獻發文量整體呈波動上升趨勢。盡管國內關于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應用方面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十分迅猛,說明其研究領域的應用具有一定潛力與吸引力。從發文作者角度來看,大部分學者在研究過程中更傾向于獨立研究,彼此間的合作聯系相對不夠緊密。未來需加強學者間的核心合作與互動交流,以期提高發文數量與質量,持續推動研究的發展與突破。
(2)從機構角度來看,高等院校各學院占比最大,說明高校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研究中有著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實踐經歷的缺乏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因此,加強高校與企業、實踐機構的合作,引入更多的實踐經驗和典型案例研究,將有助于提升研究的實用性和影響力。
(3)我國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物流供應鏈領域的研究熱點主要集中于溯源、演化博弈以及實體經濟等關鍵方面。其中,溯源涵蓋節點權限管理、數據加密上鏈機制、數據存儲解決方案以及基于節點關聯度的哈希匹配檢索技術等多個核心模塊。通過各模塊的協同作用,方案在整個供應鏈流程中實現了真實可靠、全面細致且安全高效的多級深度追溯。這些領域的研究不僅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領域的廣泛應用潛力,還為行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實體經濟、元宇宙、數字經濟、仿真分析和以太坊將成為未來該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同時,區塊鏈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研究中往往受政策影響,面臨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兼容、數據驗證準確性以及成本效率等多方面挑戰,未來區塊鏈技術應用研究應持續關注以上問題,從智能化、多元化、數字化、綠色化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物流供應鏈效率并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