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在當今全球化的市場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企業競爭的加劇,有效的物流管理不僅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運營效率,還能幫助企業獲得競爭優勢。英脈物流將詳細探討物流管理的作用,以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其重要性。
實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盡可能最低的總成本條件下實現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即尋求服務優勢和成本優勢的一種動態平衡,并由此創造企業在競爭中的戰略優勢。根據這個目標,物流管理要解決的基本問題,簡單地說,就是把合適的產品以合適的數量和合適的價格在合適的時間和合適的地點提供給客戶。
物流管理強調運用系統方法解決問題。現代物流通常被認為是由運輸、存儲、包裝、裝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諸環節構成。各環節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觀念。系統方法就是利用現代管理方法和現代技術,使各個環節共享總體信息,把所有環節作為一個一體化的系統來進行組織和管理,以使系統能夠在盡可能低的總成本條件下,提供有競爭優勢的客戶服務。系統方法認為,系統的效益并不是它們各個局部環節效益的簡單相加。系統方法意味著,對于出現的某一個方面的問題,要對全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和評價。從這一思想出發,物流系統并不簡單地追求在各個環節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為物流各環節的效益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傾向,存在著交替易損的關系。比如過分強調包裝材料的節約,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損造成運輸和裝卸費用的上升。因此,系統方法強調要進行總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應和成本權衡應用的分析,以達到總成本最低,同時滿足既定的客戶服務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作用
為什么物流管理與企業競爭力有關
先看一組數據:(1)物流成本占總成本的36%,生產成本只有13%;(2)物流時間為84%,而加工制造時間僅為12%;(3)資金周轉率僅為1.9%;(4)全社會物流費用占GDP的18.1%,如果物流費用降為15%,我們可節約每年9000多億,相當于3個成都市的GDP(根據2008年數據)
再看物流管理對資金周轉率的影響:資金周轉率=年銷售額/(庫存成本+固定資產),庫存成本越大,資金周轉率越小,我國資金周轉率為1.9次,海爾為15次(3萬億資金就相當如45萬億元),日本制造業為15-18次,美國流通業為20-30次。
物流管理可以達到的目標
供應鏈可以耗費中國企業高達29%的運營成本。而通過物流管理和供應鏈優化,可以達到以下目標:(1)原材料采購成本將減少7%~11%;(2)整個供應鏈的庫存將下降15%~30%;(3)運輸成本將下降3%~15%;(4)整個供應鏈的運作費用將下降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