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運輸和倉儲是物流供應鏈中關鍵的環節。隨著物流市場的不斷擴大,物流成本已經成為企業的一個重要負擔。本研究主要探討了物流供應鏈中企業倉儲與運輸成本的優化方式,我們從物流供應鏈的整體流程入手,重點分析了倉儲成本和運輸成本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幾個方面的建議:采用物流信息化技術進行管理、實施合理的運輸管理策略并優化倉庫管理和布局、多方配合實現降本增效。這些建議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物流運營效率。
在物流供應鏈中,運輸和倉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兩個環節。運輸成本主要是指待運輸商品從發貨企業到消費者手中這個過程中所需要耗費的資金,運輸成本需要涉及多環節,包含產品裝卸、產品運輸及產品中轉等。倉儲成本是指在產品運輸與城市中轉過程中進行暫時性存放所需的資金,消費者在完成購物后,商品無法馬上送到消費者手中,需要商家先從倉庫中提取貨物再進行運輸,在此過程中需要準備充足的空間進行暫時性的存放。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環境下,物流企業需要考慮如何在物流供應鏈中降低成本,同時確保產品的及時、準確地到達客戶手中,因此,研究如何優化物流供應鏈中的運輸和倉儲成本已成為物流企業需要關注的重要問題。
數據來源: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年度報告
表中以圓通速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圓通公司”)近五年運輸派送成本以及倉儲成本為例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運輸和派送支出占總成本的比例較大,且都逐年增長。倉儲成本變化在2017年至2021年比例較小,本研究中從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入手來優化圓通公司成本,從而提高該公司的總體盈利水平。1.運輸成本優化。運輸成本在整條物流供應鏈中占比達20%以上,而且運輸時間極大地影響了物流供應的總體時間,因此優化運輸成本是優化物流供應鏈成本的重中之重。以圓通公司近五年運輸及派送成本為例,從運輸成本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圓通公司運輸成本占總成本比例逐年下降,據了解,這源于圓通對于成本的有效管控,2021年,圓通公司利用信息化工具,達到人均效能同比提升近12%,單車裝載票數同比提升超20%,但從派送服務一圖中可以看出,其占總成本比例逐年增加,因此,在運輸成本控制方面仍可以進行部分優化。a逐步優化路線規劃。從遠程路線規劃來看,可以通過構建運輸網絡模型,把影響運輸路線及運輸時間的因素添加進去,實時調整運輸具體路線方法。關于近程路線規劃,路線優化主要靠貨車司機以及快遞員本身進行,此時可以借助地圖導航軟件來及時獲取道路信息,并借助地圖導航自行選擇或者通過導航軟件計算選取合適的路線,快遞公司可以通過網絡培訓的方式,對從事運輸的工作者進行導航軟件使用方法的培訓,提升其使用的熟練程度。快遞公司也可以通過同導航軟件公司合作,針對快遞運輸提供更優化的路線。同時,快遞公司可以結合貨車運輸以外的方式,同其他運輸公司協調合作,以達到進一步優化路線的效果。b采用集中配送模式。集中配送模式已經在很多方面投入使用,如運輸過程中,集中相近目的地的快遞進行運輸、快遞驛站、蜂巢快遞柜以及快遞員投放快遞的過程也是集中片區投放,快遞驛站及快遞柜方面,通過成本控制,協調快遞驛站及快遞柜的數量及位置;快遞柜的具體投放快遞方式方面,通過構建數據庫系統,對快遞柜狀態進行管理,通過結合在線地圖的方式,按照距離最近原則及快遞物件大小對快遞進行排序處理,節省快遞員時間及快遞公司該方面成本。c采用智能運輸設備。智能運輸設備如菜鳥AI空間的出現,改變了“人找包裹”的傳統方式,刷臉后,包裹自動送到面前,更加貼心方便。“機械外骨骼”通過人體仿生學等技術,助力快遞員搬運重物。除此之外,這些基礎的技術同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相結合,將使快遞業務更方便快捷,將這些技術應用于快遞運輸及配送服務中,快遞效率也必將取得較大的提升,成本控制也會出現良好的發展。2.倉儲成本優化。倉儲是物流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而倉儲業務成本是物流成本構成的重要部分,倉儲業務成本在物流管理方面也存在著許多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圓通公司的倉儲業務成本從2017年至2020年逐年上升,但增長速度逐年放緩。相對來說,倉儲業務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變化幅度較小,相對穩定,近五年維持在總成本占比0.05%左右。若要想降低倉儲業務成本,需要在各個環節上下功夫,立足于企業層面進行倉儲業務升級和改革是關鍵。截至2022年12月底,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國內擁有100余家倉儲中心,覆蓋全國2300余個縣市、70000多個配送網點。a合理控制庫存,減少存貨風險。物流企業可以通過合理控制庫存,制定科學的庫存管理策略,保持庫存的合理水平,減少庫存積壓,減少存貨風險,降低倉儲成本。對于物流企業而言,庫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因為其不僅與企業成本支出有關,還影響企業儲存空間和數量的分配。物流企業在實際運營中,要充分了解自身情況,加強對周圍環境的調查,積極應對市場變化和需求,及時減少或增加庫存,合理控制庫存,制定科學的庫存管理策略。當前我國許多物流企業庫存管理方法比較落后,沒有足夠有效率地使用倉儲空間,造成了倉儲成本增加,資源浪費。因此必須科學地控制庫存水平和提高庫存管理水平,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管理技術、優化物流流程、完善相關制度等措施有效控制庫存成本。b合作配置前置倉,共享倉儲經濟收益。前置倉是供應鏈末端最靠近消費者的物流節點,它憑借深入社區的優勢,提高了配送時效的同時降低了運營成本,因此受到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等企業的青睞。前置倉用小店的低成本模型做出了大店的品類廣度和服務深度,為流通供應鏈的創新升級提供了新思路。而物流企業應當與其他企業合作共同合理建立前置倉,即與生鮮電商、社區團購點、超市、餐飲店等企業合作建立前置倉,通過優化存儲結構配置,不僅可以將部分的倉儲成本壓力轉移至供應鏈末端,從而減少中間環節的倉儲成本,同時還能通過共享倉儲經濟收益,從而降低倉儲成本。
1.加快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臺建設,實現物流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物流優化的一個重要方向,在物流業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管理是現代物流的重要標志之一。物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需要做到物流信息化,建立物流信息平臺,實時監控和分析倉儲和運輸過程中的數據,包括庫存水平、訂單配送狀況、運輸路線等,以便及時調整運營策略,優化物流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對當下的物流企業來說,深刻認識物流管理水平是重中之重,以此為基礎,才能在技術層面應用信息化手段,推廣現代物流技術,進而采用優化運輸路徑、無接觸智能運輸等方法,實現物流信息的實時監控和管理和信息資源共享。此外,企業需要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手段,建立起智能化的物流信息平臺,以實現物流信息化管理。同時,管理者也要加大物流技術和方法創新力度,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作用。2.物流企業應加強對倉儲、運輸等相關成本的控制。運輸、倉儲等相關成本在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均較大,加強其成本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建立倉儲管理信息系統、實行精益倉儲管理租賃或共享倉儲資源、提高各項作業效率、優化運輸方案都是有效方法。通過加強倉儲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可以提高作業效率,降低工作人員勞動強度,減少搬運次數和時間,降低人工費用;通過實行精益倉儲管理租賃或共享倉儲資源可以降低企業自身的倉儲成本,同時提高倉儲利用率,降低對倉庫空間的浪費;通過優化運輸方案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空間等資源浪費,同時盡可能減少因為路徑選擇不當造成的道路堵塞問題,從而提高運輸效率,有效地降低了企業成本。
本文針對物流供應鏈面對的成本過高的問題進行研究,通過對物流企業近年來各項成本數據的收集整理,探尋與總結物流供應鏈當下面對的成本優化問題的解決方法。結合物流供應鏈的發展狀況,文章從企業運輸成本和倉儲成本入手,采用數據處理、文獻分析、樣例調查等方法探討了物流供應鏈的運作情況和優化辦法,并分別在各個方面給出了相應的建議,為物流企業加強對倉儲、運輸成本的控制方面提供了一些優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