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國物流行業在不斷發展和創新,然而物流配送效率等問題仍然存在,并對物流行業發展產生了一定的阻礙,降低了物流系統的科學化建設成效。縱觀縣城地區的物流配送實際情況,依舊存在著諸多問題,不利于物流配送實效性管理,降低了居民的滿意度和認可度。因此,應及時采取科學的優化措施,促進縣城地區物流配送服務質量的提升。
物流活動的基本組成內容便是物流配送。物流配送是共同化的服務過程,涉及資源使用、設備利用以及物流管理等多個層面;物流配送呈多元化,包含商流、資金流以及物流多個活動元素。可以說,物流配送以及信息技術促進了物流行業的建設,讓物流行業更加具備現代化特征[1]。
通過對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情況進行研究,其呈現出以下特征:首先,縣城區域中快遞公司的現有規模不大,管理單一且分散,綜合性快遞單位不多。其次,在政府支持下建設了多項基礎設施,公路得以加寬和調整,緩解了高峰期擁擠的問題。再次,物流配送范圍較大,但主要集中于人員比較密集、消費水平比較高的縣城中心附近;在距離縣城中心較遠的地區,老齡人口居多,步梯建設比較常見,衍生大范圍群眾發散的現象。最后,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以人工形式、網點提取和超市代收等為主[2]。
在縣城地區的物流配送工作中,一些企業現有的技術裝備較為落后,管理模式也有待提升。集裝箱運輸發展效率不高,高質量運輸車輛配備較少,車輛能耗較高,搬運和裝卸以人工為主。性能不全的技術直接影響到信息服務質量,干擾到物流配送的有效性,物流服務對應的精準性也會受到影響[3]。受技術能力影響,快遞物流配送單位規模較小,服務能力不強,占據的市場份額有限;業務模式單一,按照客戶的基本需求實施傳統形式的快遞、倉儲以及配送,凸顯被動狀態。物流策劃、組織、到供應鏈調整,應該是持續化進展的流程,然而在技術干擾之下,快遞物流配送單位難以實現過程性管控物流配送工作,因此物流增值受限。另外,快遞物流網絡的基礎化設計和管理應建立在系統化物流服務基礎之上,可是技術滯后導致網絡多個組成結構互相分隔,快遞物流配送單位不能全方位滿足客戶的服務需求。
立足于外部的視角,快遞物流配送工作存在機制不夠健全的情況。政府等相關單位沒有及時制定和快遞物流配送發展相適應的方案,法律規定也僅僅是對物流市場的變化提出一定要求,所以外部層面無法對物流服務流程起到管理作用,難免產生快遞物流配送市場范圍內的不科學競爭情況[4]。主要原因是沒有從根源上了解到快遞物流配送公司的本職工作,在快遞物流配送公司設立條件的設置方面沒有給與充分重視,沒有做到嚴格把控。快遞物流配送的管理機制沒能及時和市場經濟創新目標相匹配,骨干力量難以形成,阻礙了快遞物流配送的規模壯大。
通過對縣城地區快遞物流配送的現有工作者進行分析,存在專業知識技能不足、未能達到專業化配送管理標準等問題。同時,政府提供的財政資源有限,且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單位也缺乏吸引優秀物流人才的優勢,難以調動專業人才加入其中的積極性。一些人員淡化快遞物流配送的重要意義,覺得此工作不能發揮自我潛能和價值,對此工作的參與主動性不強。
電子商務時代,準時配送以及交叉配送,都已經有了充分條件支撐,實際的快遞物流配送階段,工作者要發揮先進技術的優勢,讓客戶得到精準化服務以及便捷性服務,促進快遞物流配送的質量得到保障[5]。誠然,先進技術的應用要借助信息管理體系進行優化,涉及較多子系統,包括倉庫體系、配送體系、采購體系等。快遞物流配送單位要關注新技術的應用,對物流信息現有的系統加以整合,形成完整的快遞物流配送管理平臺,在技術的支撐下,強化信息流以及資金流的一體化調控,提高快遞物流配送的服務水平。
另外,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項目,作為提升經濟水平、促進農民擺脫貧困的要點,每個縣城地區的政府單位都要加大力度促進快遞物流配送的創新發展,不僅要重視快遞物流配送規劃,還要配合針對性政策指導。在實際的快遞物流配送規劃中,物流末端配送也應該備受重視,以合理評價為前提綜合配送需求量,開展針對性規劃。和末端配送質量相關的因素,要以基礎設施為核心進行思考,政府單位因加強道路建設、網絡覆蓋等,爭取提高快遞物流配送的時效。扶持龍頭單位持續發展,對現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提高快遞物流配送效益,利用完整的政策方針鼓勵快遞物流配送單位創新[6]。還應從法律視角對電商物流的發展情況進行分析,開展快遞物流配送市場模式的監督和管理,納入市場準入體系,對法律規定進行宣傳和推廣,制定滿足縣城地區經濟發展和快遞物流配送需求的規劃。
在配送管理機制的整合中,要保障快遞物流配送過程有法可依,一方面對快遞物流配送單位進行權益維護,另一方面保障客戶的權益不會受到侵害。快遞物流配送的過程中,應安排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協調快遞物流配送的環境;組織工作者參與培訓,促進工作者擁有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設定快遞物流配送交流會議機制,給工作者之間提供溝通機會,互相學習和吸取有效的快遞物流配送經驗,動態發現快遞物流配送潛在問題、科學處理快遞物流配送問題,確保快遞物流配送單位擁有持續發展的條件。
推動縣城地區快遞物流配送的發展,需要意識到信息化建設的重要作用。快遞物流配送效率不強,最為關鍵因素是信息傳遞緩慢,出現了信息管理不對稱的情況。因此,亟待加強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的質量,緩解區域分散、配送業務不足和配送突發性等問題。相關單位需要進行頂層管理,設定具備權威性的快遞物流配送管理平臺,涉及市場監督、信息資源共享等,對移動信息平臺進行有效完善。快遞物流配送單位要借助信息化技術推動網絡發展,及時應用移動終端等,基于政府的指引實效性分享數據資料,避免有資源浪費的問題。科學開展快遞物流配送的標準化創設,逐步提高快遞物流配送的專業管理成效。
在一些縣城地區,快遞物流配送工作者的能力和教育水平不高,加之快遞配送末端所獲取的利潤較低,不僅匱乏優秀的快遞物流配送人才,也缺少專業化管理人才,因此要加強物流行業人才的培養。
通過財政及金融等模式促進快遞物流配送人才的發展,指導縣城地區的人才大力創業,自主參與到快遞物流配送項目中。利用科學的人才政策,在高校中培養優秀人才,并吸引他們到對應縣城地區參與工作,為物流行業的發展貢獻力量。高等教育學校也要關注人才培養,及時設置智慧化物流課程的教學體系,貫徹快遞物流配送的政策方針,組建高質量人才隊伍,號召物流專業人才走到縣城地區的單位進行實習或者參與實踐活動。物流單位要對人才管理方案進行完善,組織工作者進行績效考核,若員工的服務意識不佳、工作積極性不強,要利用一定懲罰機制處理[7]。快遞物流配送單位要定期組織員工進行知識技能培訓,促進其提升專業化水平。按照管理學的視角,雖然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耗費一定成本,但通過人才團隊建設,能夠為提升物流配送行業的服務質量夯實基礎。
縣城地區要想提高快遞物流配送的質量和效率,還應妥善處理需求分散化和信息傳遞不及時的問題,以物流共享配送機制解決市場供應以及需求之間無法匹配的困境,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服務。快遞物流配送的實踐中,管理者需要搭建快遞物流配送一體化模式,落實物流末端資源的實效性共享,在實際配送過程中通過資源共享模式促進末端物流配送,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效益。鑒于一些快遞物流配送單位和市場管理部門交流不及時的現象,政府單位要設定共同配送模式,完善信息化結構平臺,后續安排第三方物流單位開展管理工作。以此為前提,實現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資源共享,合理設置快遞物流配送節點,逐步完善縣城地區的快遞物流配送體系,真正落實新時期下的快遞物流配送優化工作。
物流配送是快遞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點環節,影響著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和滿意度,最終關聯到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新形勢下,縣城地區的每個快遞物流配送單位的管理者都應該形成創新發展理念,通過引進先進配送技術,強化政府規劃與扶持、健全配送管理機制,促進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設、培育優秀實用型人才,搭建物流配送一體化模式等方法,不斷提升快遞物流配送質量和效率,推動物流行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