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企業內運輸物流管理系統將快速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發展。企業通過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實現對物流的全面感知、可靠傳輸,通過建立智能物流管理系統,與企業其他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無縫對接,實現整個廠內運輸物流信息和數據及時、透明的傳遞和交換,并實現廠內運輸物流的集中管控、智能處理。
在面向工業4.0的智能工廠框架內,廠內智能物流是聯接供應鏈、制造和客戶的重要環節,而廠內智能物流,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物料和物流的問題。無論是生產現場還是廠內物流,都將在自動化基礎上向智能化發展,這不僅要求單體設備是智能的,而且要求廠內的所有設施、設備、車輛、原材料、產品、客戶及供應商在內的各類資源都實現互通互聯,以滿足廠內智能物流的要求。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是基于智能化工廠規劃,與電商、智慧物流、陽光采購平臺有機結合,融合現場發運設備,引入物聯網技術,對原材料進廠、產品出廠、其他物資進出廠、倒運等業務進行管控,實現檢斤無人化、增強司機自助化、規避風險、提質增效等作用。
智能物流管理系統按功能,可分為如下幾個系統:
車輛到來前進行信息預登記;
車輛進廠發卡、出廠收卡;
出廠打印單據;
進出廠刷卡放行;
無人值守刷卡稱重;
手持機確認;
網絡數據查詢訪問。
流程示意圖見圖1。

基于互聯網應用系統建設網絡信息登記系統,在銷售部與客戶簽訂完合同后銷售部人員在平臺上將合同信息錄入系統中,包含合同訂單號、客戶名稱、貨名、訂單量等信息。
信息登記系統記錄合同信息,系統以客戶名稱為依據開放權限,只有對應客戶才可以看到對應的合同信息。(系統具有強大的多級權限管理功能,企業分配帳號給客戶,每個客戶登陸所屬帳號進行信息錄入,彼此信息隔離,彼此之間無法看到相關信息,保護數據隱私,而企業擁有最高權限,可對所有客戶信息進行查詢和修改)。
客戶簽完合同后通過網絡平臺可查看到公司的合同定單信息即可進行車輛的指派,選擇訂單、車牌號、司機名稱、貨名、預提貨量、送貨日期等信息,然后點確認,把車輛的信息錄入系統中。車輛預約后,當車輛到公司在自助機上輸入車牌號或刷二維碼自動提取相關信息進行發卡。
實現車輛進廠一卡通,結合智能物流門禁管理方案,達到規避人為誤操作、作弊現象的目的。以自動收發卡機代替門衛發卡,用智能卡作為串聯整個流程的鑰匙,有助于各節點聯動管理數據采集、零散業務節點無紙化操作、車輛全程在線監控。
司機在自助發卡機上自助辦理業務及取卡,自助發卡機可通過多種方式讀取提貨信息,包括:被電商、智慧物流平臺授權的司機身份證、短信碼、包含提貨信息的二維碼或者條形碼。司機可憑其中任意一種方式到廠辦理業務,自助發卡機將司機提貨信息進行對比,確認信息真實無誤后自動發放智能卡。通過將智能卡與車輛進行綁定,可以為每輛進廠車輛提供唯一的合法標識,便于進廠車輛的管理和廠內車輛的追蹤。通過對智能卡的識別,可在系統中自動檢索出對應車輛的相關信息,以便對車輛的合法性進行核實。并將智能卡識別技術與道閘控制技術相結合,用于控制道閘的起落桿。嚴格的“一車一卡一流程”業務流管控,多系統對同一智能卡使用,將物流信息鏈上的各個環節緊密連接起來,使得進出廠車輛任務唯一,當前任務未完成,無法辦理后續相關業務,流程任務必須按照標準順序執行。
司機將智能卡插入智能吞卡機,智能吞卡機讀取智能卡信息,系統自動將車輛提(送)貨信息與車輛稱重檢斤數據進行對比,數據真實無誤后,智能吞卡機打印磅單,放行車輛。
(1)司機將車輛行駛到汽車衡引坡處,根據安裝的紅綠燈指示情況判斷車輛是否上衡。
(2)綠燈允許車輛通行時,通過汽車衡引坡處安裝的讀卡器進行刷卡,系統讀取卡內信息,進行信息核對,核對無誤后,允許車輛上衡,同時道閘自動抬桿對車輛放行;對于信息不正確車輛在車輛上磅前LED屏提示信息不正確不允許上磅,并顯示不正確原因。稱重記錄完畢后,語音播報稱重信息(車牌號、毛重、皮重、凈重),同時出口道閘自動抬起,語音指示下衡。
(3)車輛通過自動道閘后,通過引坡上安裝的地感線圈(含配套車輛檢測器)對車輛進行感應,在車輛通過相應時間之后道閘進行自動落桿。
(4)車輛通過自動道閘后,通過汽車衡前后兩端對應安裝的紅外光柵對車輛位置進行檢測,通過安裝在汽車衡側邊的防水音柱進行語音提示,請司機對車輛位置進行適量調整,確保車輛完全停在汽車衡上。
(5)通過安裝在汽車衡兩端的高清攝像機對車輛進行攝像并與系統讀取的車輛(車牌)信息進行比對,確保車輛信息無誤;通過汽車衡中間位置安裝的高清攝像機對車輛車斗內情況進行監控攝像。
(6)稱重計量。車輛完全停放在汽車衡上并且穩定之后,系統自動比對車輛之前一定次數內的皮重,確認車輛重量是否正常,核對無誤后,司機不用下車,通過在汽車衡旁預置按鈕稱重;稱重成功后,進行語音提示,請車輛下衡。同時,汽車衡另一端道閘自動抬桿對車輛放行;自動計量模式下,車輛一次、二次稱重時,司機不下車。
(7)稱重成功后,系統在LED屏上提示車輛的裝車地址/卸貨地址,司機根據提示前往指定點收/發貨,車輛根據廠區內行駛路線規劃指示,將車輛開往指定地方進行收/發貨操作。
采用移動式手持操作終端進行原材料入廠收料管理。原材料入廠按照廠區路線規劃設計指示,引導司機將車輛開往指定位置進行卸貨,司機到指定地點卸貨后,工作人員通過手持機進行原材料的現場簽收,實現現場無紙化簽收。卸貨時通過人工來判斷車上的貨物是否需要扣雜、扣水等并進行相應操作。
(1)通過系統車輛運行圖可以查看流程中的車輛狀態(見圖2)。

(2)通過進廠日報查詢、付貨日報查詢,可查詢日報或者自定義時間節點內的報表信息(見圖3)。

據不完全統計,大物料企業物流手工管理方式在計量數據作弊、流程管理漏洞、整車偷盜等方面造成的損失約占企業物流總量的3%~10%,甚至更多。智能物流管理系統的應用,從根本上堵塞了的各種企業管理漏洞,杜絕了作弊現象,為企業挽回不可估量的損失。
系統的集成控制,簡化了操作流程、保障了裝車精確、防止了產品錯發、減少了復核車輛,有效提高裝車及發運效率。
無人值守自助計量的使用,極大提高了車輛計量效率(單車從原有2min提高至35s左右),有效緩解計量環節的車輛計量壓力。
移除司磅人員,大幅度降低人員成本(每臺衡:年薪4.5萬×4人=18萬),且有效提高了發運效率,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減員增效”。
(1)智能物流管理系統的應用使發運現場協調有序、整齊劃一;
(2)系統的應用可降低承運商成本,提升客戶服務滿意度;
(3)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系統的應用,為客戶提供公平、公開、便捷的服務,在提高客戶滿意度的同時,使企業服務水平及企業社會形象得到大幅度提升。
(1)智能物流管理系統的應用將企業分散的業務管理點納入系統化管理,有效避免企業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管理漏洞和工作失誤,業務邏輯控制嚴密,各種業務實現閉環管理;
(2)便于公司領導層透明化管理,數據及時共享,隨時掌握生產和銷售情況,生產促進銷售,銷售指導生產,實時、準確、高效傳輸對提高財務核算、物流控制、銷售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為生產調度和領導決策提供及時、強大的統計分析和報表功能,為領導決策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
深入實踐“兩化融合”理念,將管理信息化與工業自動化、智能化有效銜接,匹配智能化工廠建設,完成企業內物流全流程可控的方案設計,助推水泥及大物料行業企業向智能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