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物流行業的蓬勃發展,傳統的場地設施已難以滿足大城市對快速、高效、環保的物流需求。城市軌道交通作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路網覆蓋廣、運輸能力強、運行效率高等優點,可以成為一種新型的物流配送方式[1]。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一般稱為車輛段或停車場)作為列車停放、檢修的場所,其中往往存在未被充分利用的倉儲空間和便捷的物流運輸條件。
有學者針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物流運輸進行專題研究。程兆兆從城市軌道交通開展物流配送的優勢、可行性和運行模式等方面進行論證[2];管彥哲等針對城市軌道交通節點及通道的規劃、網絡形態等方面提出物流基礎建設要點[3];談蓉等和李欣潞提出了城市群物流運輸服務中的軌道交通優化策略[4][5];陳晶晶等和燕玲對城市軌道交通“客貨共運”和“隨客物流”進行了可行性探討[6][7]。本文單獨從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切入,專題研究車輛基地發展倉儲物流的實施策略,分析車輛基地的資源特性及其發展條件,提出車輛基地和倉儲物流的融合發展策略,以期為城市軌道交通多元發展和提升城市倉儲物流效能提供新思路。
車輛基地通常占地面積較大,土地資源豐富。這些土地在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列車停放和檢修功能的同時,往往存在大量未充分利用的空間。通過合理規劃,可在不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前提下,將部分土地、用房改用于倉儲物流設施的建設,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車輛基地與城市軌道交通網絡直接相連,可實現貨物的快速運輸。同時,車輛基地周邊通常配備有完善的道路交通網絡,方便貨物通過道路運輸進行集散。此外,車輛基地還可與周邊的機場、鐵路、水路等其他交通方式形成有效銜接,實現多式聯運。
車輛基地內部配備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這些設施可為倉儲和物流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可利用電力設施為倉儲設備和物流設施提供穩定的電力供應;利用通訊設施實現倉儲和物流信息的實時共享和交換;合理利用車輛基地的線路和道路進行貨物的裝卸和轉運。
隨著電商的快速發展和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倉儲物流需求持續增長。利用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發展倉儲物流可更好地滿足公眾對快速、高效、便捷物流服務的需求。同時,車輛基地既有的交通便捷性和設施完善性,也可為倉儲物流提供有力支撐。
在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利用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發展倉儲物流能實現低碳、環保的總目標,通過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實施物流運輸可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利用車輛基地各類節能技術和嚴格管控,也有利于進一步減少倉儲物流的廢棄物產生。
在車輛基地內部劃分出專門的倉儲區域,根據貨物種類和存儲需求進行合理布局。重點優化貨物進出通道和裝卸區的設計,確保貨物能夠快速、順暢進出,同時不會影響車輛基地內的列車進出場、轉線作業等運營業務的正常開展。
在車輛基地周邊或內部設置物流區域,包括貨物分揀區、集散區、配送區等。通過合理規劃物流區域的位置和布局,實現物流倉儲區域與城市軌道交通行車區域完全隔離,能與城市軌道交通物資庫緊密銜接和高效協同。
根據倉儲物流的現實需求和發展需要,規劃相應的不影響車輛基地正常作業的配套設施,如物流停車場和充電樁、倉儲貨運人員休息區和專用通道等。應考慮設施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水平提升,提高倉儲物流的效率和安全性。
通過城市軌道交通的在晚間或非高峰時段利用其剩余運能進行貨物運輸[8][9],進一步探索客貨混編與貨運專列兩種運行模式[10]。在車輛基地建設專門的貨物走廊、搬運通道和裝卸區域等,實現貨物在車輛基地內部的快速運輸和集散。
加強與車輛基地周邊道路交通網絡的連接[11],突破車輛基地和城市道路之間的物流瓶頸。根據終端貨源優化交通組織和路線規劃,從外圍提高車輛基地倉儲物流對內集結和向外發散的運輸效率和通過能力。
推動車輛基地與周邊機場、鐵路、水路等其他交通方式的多式聯運,積極發揮車輛基地的倉儲資源優勢,通過建設多式聯運樞紐和轉運設施,實現不同交通方式之間以車輛基地為核心的無縫銜接和高效協同。
打造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之間的信息共享平臺,實現信息的實時交換和分析應用。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可及時匹配城市軌道交通運力與貨物運輸流向,提高車輛基地倉儲物流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
借助既有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構建智能物流系統[12],將車輛基地合理改造成為智能物流分撥中心[13],通過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對倉儲貨物的精準定位、快速查詢,并根據列車開行計劃實施智能調度,提高倉儲物流的周轉效率。
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倉儲物流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和分析,通過分析數據動態,掌握各車輛基地倉儲物流覆蓋范圍內的市場需求、貨物流向和運輸效率等信息,為倉儲物流的定價、營銷等戰略調整和技術優化提供科學依據。
建立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之間的協同管理機制,實現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單位和倉儲物流經營主體之間的緊密合作和高效協同。可共同制定相關激勵政策和獎勵機制,確保倉儲和物流工作的有序進行、順暢銜接和長足發展。
推動倉儲物流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建設,優化倉儲物流的設施設計和運作程序,合理利用車輛基地條件加強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創新運用,進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加強與國際先進標準對接,提升倉儲物流標準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加強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之間的人員培訓交流,通過培訓和交流活動進一步凝聚各方共識,提高雙方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為車輛基地倉儲物流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研究制定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的融合發展策略,實現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的深度融合發展,一是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將車輛基地的閑置空間轉化為有價值的倉儲和物流資源;二是可優化物流網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可推動綠色物流和可持續發展,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四是可促進相關產業的發展,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力。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基地與倉儲物流的融合發展將呈現更加廣闊的前景。通過不斷探索和創新,可實現更高效、更環保、更智能的倉儲物流服務,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