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件貨物具有外形尺寸長、高度大、形狀不規則、質量大且不可解體等特征,以固體貨物較為常見。由于大件貨物的特殊性,在長距離運輸過程中,通常是采用公路、鐵路及水路運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聯運,其中又以水陸聯運方式占比最高。在大件物流運輸方案設計中,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影響,把握關鍵環節設計要點,在確保安全高效運輸基礎上,盡量降低運輸成本,實現運輸過程效益最大化。
一、大件物流運輸方案設計的目標和原則
1. 設計目標
基于大件物流運輸的特殊性,要求運輸方案的設計必須達到如下目標要求:一是安全性目標。無論方案設計內容如何變化,都應當以貨物安全運送至目的地為最終目標,在方案設計中應當確保運輸過程安全可控。二是及時性目標。所有大件設備基本都是工程項目建設的核心產品,對項目建設進度控制和經濟效益產生影響,因此在規劃設計運輸方案時,應當選擇作業量最小、耗時最少的最優化方案。三是成本控制目標。大件物流運輸過程中,不僅會產生路橋費、排障協調費、保險費用、管理費等,還會由于協調控制時間或不必要的二次重復作業,產生多種形式的間接費用,因此必須要在安全、及時的基礎上做好優化,盡量將運輸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2. 設計原則
在大件物流運輸方案設計中,要確保設計目標實現,應當在遵循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基礎上,明確如下具體原則要求:一是符合大件貨物特性原則。要了解大件貨物組成、結構及功能,了解貨物是否存在易腐蝕、生銹等特性,是否有存在容易受損部位等,尤其是對同時出現“四超”(長、寬、高、重)的貨物,必須要綜合考慮橋梁承載、道路寬度及強度等各方面要求。二是盡量減少作業環節原則。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吊裝作業次數,避免重復作業等導致的操作風險。三是線路安全可靠原則。進行選擇線路短、成本低、橋梁少,通過能力較強的路線。四是成本控制原則。在遵循上述基本原則基礎上,盡量降低運輸成本。
二、大件物流運輸方案的關鍵環節設計
1. 多式聯運方案制定
當前交通物流體系中,航空、公路、鐵路和水運是最為主要的運輸方式,由于航空運輸成本較其他方式成本明顯較高,因此除部分較為特殊的大件貨物外,多數大件貨物都是采用其他三種方式進行聯運,以體現出大件物流運輸方案設計目標要求。當前研究中,提出基于客戶個性化配送要求,采用構建模型并利用合理算法進行求解,以確定最優化方案的理論方式。無論采取何種模型進行解算,在制定多式聯運方案時,都應當考慮時間、起始地點等要素,對路徑進行組合優化,最終選擇符合各項條件,成本最低的方案。
例如,客戶需要將一大件貨物從A點運輸至B點,中間途徑N個城市節點,在進行方案設計時,通常在每兩個城市之間確定J(J≤3)種運輸方式,采用任意組合方式形成多式聯運,求解過程中,將運輸成本、運輸時間、中轉時間、超時成本等作為約束條件,以不超出客戶時間要求和時間成本最低作為雙目標函數進行求解。在求解出上述目標解后,還需要對關鍵環節和運輸內容進行優化,以確保運輸過程安全穩定。
2. 吊裝方案優化
大件設備生產廠區內,多數都配置有龍門吊,部分產品會選擇履帶吊或汽車吊進行吊裝,在方案設計中,應當根據現有條件,以能夠滿足正常吊裝作業要求為基本原則,將吊裝成本控制在最低。但是在轉運及卸貨階段,由于條件復雜性,還需要選擇最為優化的吊裝作業方式。當前較為常用的吊裝方式有塔式起重機吊裝、橋式起重機吊裝、汽車吊吊裝、履帶吊吊裝、液壓提升、浮吊船吊裝等方式,在具體設計中,應當以安全可靠為基本原則,綜合考慮安全性、時間及成本等,采用層次分析法進行多方案對比。在吊裝作業前,應當在現場做好安全協調、安全檢查、吊裝工具準備、多人監護等方面準備。根據不同吊裝方式,優化作業流程,以確保吊裝作業有序推進。
3. 捆扎方案優化
大件貨物捆扎和加固,是物流運輸過程中應當考慮的重點問題,但是由于大件貨物在形狀、重心和局部受力等方面的差異,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綁扎方式,確保加固效果達到安全運輸要求,保證在任何情形下,設備都不能在運輸工具上發生位移現象。當前較為常用的捆扎工具有繩索、鐵鏈及葫蘆等,捆扎方法則有斜拉人字、斜拉一撇形、斜拉十字交叉、斜拉八字等方法。在選擇具體方案時,應當考慮貨物和運輸工具情況,進行捆扎校核計算,選擇最為合適的方案,并確定在方案實施中應用的主要技術。
4. 牽引車校核方案優化
在大件物流運輸過程中,無論采取何種運輸方案,都會在不同環節進行牽引作業,因此必須要選擇合適的牽引車。牽引車選擇需要考慮如下幾方面因素:牽引力要求,即牽引質量必須要能夠滿足整體牽引力要求;道路因素,如坡度、路面質量等,避免在牽引運輸過程中出現車輛打滑現象;運行阻力,如滾動阻力、坡度阻力、加速阻力。根據輪胎附著系數、地面壓力、車輛功率、傳統效率及牽引速度等,選擇最為合適的牽引車車型。
5. 安全措施和風險管理
在大件物流運輸方案中,除要做好貨物捆扎方面的安全措施外,還應當采取綜合性的安全措施,以確保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在意外情形下依然能夠保持安全狀態。在貨物包裝方面,應當根據貨物外形特征,選擇合適的包裝材料和技術,針對重點部位做好包裝處理,避免在運輸過程中受到擠壓、振動或碰撞等出現損傷。在重要路段轉向及不同運輸方式轉運過程中,應當制定詳細的安全操作規程和操作指南,對參與運輸的人員,應當做好安全培訓,采用動畫模擬方式,要求駕駛員、裝卸人員及監控人員等都能夠明確不同環節所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提升安全意識,能夠嚴格依照安全操作程序要求完成工作。在運輸作業前,還需要進行必要的風險評估,結合評估結果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完善相應的應對措施,了解不同地區的救援資源,確保在出現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采取正確方式應對,有效規避風險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
6. 運輸過程監控
在大件物流運輸過程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做好運輸全過程的有效監控,加強各個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運輸過程安全有序進行。首先,利用定位追蹤和傳感器技術等,實時獲取貨物位置、溫濕度等參數,準確判斷運輸進程,了解貨物所處環境狀態,及時根據實際情況做好運輸方案優化,確保貨物安全運輸。其次,實時優化更新運輸信息。在信息管理系統中,利用自動化手段和人工輸入方式,及時記錄和更新時間、位置、中轉、參與人員等多種信息,并通過數據分析提供可視化報告,便于從整體上把握運輸狀態,優化運輸方案,提升運輸效率。在運輸過程中,要構建覆蓋收貨人、運輸企業、隨車人員、裝卸人員等在內的信息溝通平臺,根據運輸方案要求和道路情況,及時做好信息溝通反饋,提前消除運輸安全隱患。最后,要考慮信息交互過程安全性,避免出現信息泄露和數據損壞,避免由于信息安全隱患導致不必要的安全事件發生。
三、大件物流運輸方案的應急預案
1. 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
大件運輸流程較為復雜,運輸方式轉換較多,為確保運輸流程安全有序進行,在運輸作業開始前應當制定完善的應急預案,為應急事件的有效處理提供參考。結合相關研究和工作經驗,在運輸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緊急情況包括:道路條件發生變化,如某些路段施工、塌方等問題;運輸車輛發生交通事故;鄉村道路受阻;捆扎松動;車輛故障;不可抗力災害等。
2. 應急預案編制
在全面分析大件物流運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后,為確保運輸過程安全實施,將緊急情況發生帶來的損失控制在最低,還應當依照相關規范要求編制應急預案。應急預案編制應當以杜絕重大事故發生、減少一般事故發生為基本原則,根據現有應急資源是否能夠有效處理為標準,細化不同緊急情況的具體等級[4]。如一級緊急情況可以利用當前應急資源進行處理;二級緊急情況需企業高一級層面介入;三級緊急情況則需要交管等政府部門介入。
3. 應急事件處理
應急事件的高效處理,是有效控制緊急情況發生帶來損失的關鍵措施。針對不同的緊急情況,需要制定不同的處理措施。
在運輸作業前,應當加強所有參與運輸人員安全教育,明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根本理念,成立專門的運輸項目機構,負責運輸全過程的管理工作。貨物吊裝作業完成后,需做好車輛液壓系統調試,做好牽引車及掛車零配件的檢查,做好常用工具檢查。根據不同大件貨物特征,在合適位置做好超限標志、反光標志粘貼,確保標志醒目,能夠產生有效的警示效果。
在運輸過程中,如出現交通堵塞情況,應當服從交警或現場執法人員指揮,并及時將相關信息傳輸至管理平臺,便于指揮人員了解整體運行情況。在出現交通事故時,應當及時將現場圍蔽,做好現場保護,等待交管部門處理,并將相關信息上報至公司主管領導層面。如在運輸過程中出現車輛故障,先判斷是否能夠在現場維修,如維修條件不到位,則應當安排應急撤離,及時完成維修并恢復正常運輸狀態[5]。在運輸過程中如出現捆扎松動現象,應當由隨行質量監控人員做好原因分析,并及時采取切實有效的加固措施,重新進行捆扎處理。
四、結束語
大件物流運輸方案涉及內容較為復雜,各個作業流程中都會存在不同形式的安全隱患。因此,在制定運輸方案時必須要從各個環節運輸特征出發,制定更為全面的應急事件處理預案。在此基礎上,做好運輸線路規劃,在確保準時送達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整體運輸成本,全面提升運輸效益,確保運輸作業安全、及時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