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正處于市場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在此過程中物流業起著調節經濟結構、提升經濟效率、改善民生等作用[1]。為了更好的發揮物流業的作用,在實踐中應該注重對物流技術的改革創新,借助新技術、新手段來推動物流業的現代化發展。從物流業的發展態勢看,物流技術的現代化發展包含了硬技術與軟技術兩個方面,其中硬技術包含了各種運輸、存儲、搬運設備;而軟技術則是物流服務中心涉及到的各種技能、作業程序、現代化管理手段等。
物流業是綜合運輸、貨代、倉儲、信息等多種行業的復合型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人民生活及社會發展的關鍵行業。調查顯示,我國的物流成本約為GDP比重的15%,而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只占GDP比重的8~10%,這也表明了我國物流成本及效率都比較低[2]。而究其根源在于物流技術水平相對比較低,包括物流管理人才缺乏、物流企業信息化技術水平低、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弱、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差等。為了更好的發揮出物流業的作用,保證物流業能帶動地區經濟建設,就應該特別注重物流技術的現代化發展。
首先要構建水陸空多式聯運技術。目前我國的高速公路、航空航線、河運航道等都已經較之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硬技術看,水陸空路網體系已經滿足了物流發展所需。但是在軟技術方面,由于水陸空各個方面各成體系,一直處于自我管理的狀態,部門之間并沒有形成高效協作的狀態,不僅加大了物流成本,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物流效率。現代物流業涉及范圍十分廣泛,包括內貿、外貿、鐵路、交通、民航、郵政等各個部門,為了保證物流效率,必須對各個部門進行全面整合,打造統一化的高效多聯式物流運營體系[3]。在硬技術層面,可以推進水陸空三方面的一體化建設,如推進鐵路專用線與港口碼頭、貨場的聯系,做到報關、卸貨、裝貨的同步進行,提升物流裝卸效率。在軟技術方面要推行交通大部制改革,整合各方面資源,并強化高鐵、航空物流發展,推動物流行業的現代化轉型。
其次要推行機械化裝卸搬運技術。在物流業中,貨物裝卸搬運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也是勞動密集型作業發生次數比較多的作業點,在進行物流運輸時,裝卸搬運的頻率相對比較大,需要的時間長,勞動強度大,而裝卸搬運主要是依靠人力資源。近年來,叉車、貨架、升降機等在物流裝卸搬運中有了廣泛應用,使得物流從單純的人力勞作上升到半機械搬運狀態,但是在裝卸搬運自動化、智能化方面還存在普及率低的情況。同時近些年我國人口紅利下的廉價勞動力優勢逐漸消失,在這種情況下,將機械化、自動化技術引入到物流裝卸搬運中顯得十分重要[4]。在物流業發展中,應該結合國外的成功經驗,嘗試將電動叉車、巷道堆垛機、自動滑動貨架等現代設備引入物流裝卸搬運中,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將國產的智能化、數字化設備引入物流裝卸搬運環節。此外在物流裝卸搬運發展中,還應該通過集裝單元化技術,推進物流存儲單元與機械裝卸、搬運的一致性,促進物流裝卸搬運作業效率提升,降低物流成本。
首先需要科學的規劃多功能倉儲配送技術。切實改變當前物流倉儲存在的設備滯后、服務功能單一的問題。相關部門及物流企業之間需要做到統一規劃,構建倉儲配送中心與交通運輸存儲點之間的良好對接,打造多聯式綜合倉庫,便于貨物的入庫、裝卸、提取。在倉儲中心需要加強新技術的應用,包括掃描技術、無線射頻識別技術、條形碼技術、數據采集技術等,將這些技術與自動化裝卸設備結合起來,提升倉儲的運作效率。在倉儲管理方面,需要借助商流活躍、信息靈通等方面的優勢,提升物流配送、包裝、流通加工、信息咨詢等方面的增值服務,提升物流的競爭力。針對貨物出入庫、貨物分揀、盤點、庫存控制等方面,需要充分利用物流信息技術及倉儲管理系統,促進倉儲管理效率的提升,減少差錯率發生。
其次應該構建與城市發展相匹配的物流配送體系。新時期下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網絡購物呈現爆發式增長,快遞物流以方式多樣、便捷、費用便宜等優勢,綜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及互聯網優勢,成為了電商實物配送的重要渠道。近年來,我國快遞物流業務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長,面對新型的電商服務,傳統的物流技術已經很難跟上時代發展所需,不管是在物流速度上,還是在物流效率上都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5]。電商發展對物流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更好的推動物流業發展,就需要建立與城市相匹配的物流配送體系。在實踐中需要相關部門加強與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逐層次的完善城市物流配送體系,逐步提升城市的物流配送水平。
物流信息化是實現現代物流技術發展的重要標志,其包含了電子數據交換技術、全球定位系統、網絡技術、信息分類編碼技術、條碼技術等各個方面,物流業的現代化發展與物流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有極大關聯。在實踐中要特別注意創新、普及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物流發展。物聯網是綜合了信息、商流、物流為一體的全新物流技術,其主要是利用多種信息傳感設備,如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射頻識別裝置等,實現物品與互聯網之間的結合,其可以為用戶提供安全可控的在線監測、定位追蹤、報警聯動、遠程控制及服務功能,將物聯網技術全面應用到物流的各個環節,可以在極大程度上促進物流效率的提升,并且有助于物流成本的控制。物流企業在實踐中也需要構建覆蓋全面的物聯網系統,構建適應經濟新形態的數字物流、智慧物流發展態勢[6]。在物流技術現代化發展中,還可以充分利用設備識別技術,推進物流收費一卡通。射頻識別技術是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從中獲取相應的數據信息。長距離射頻產品在交通運輸領域有良好的應用,相關部門及物流企業可以共同構建射頻識別電子收費支付系統,在收費口自動采集物流車輛信息,做到不停車收費,從而提升物流的運輸效率。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物流技術在整體上還存在比較滯后的狀況,所以在實踐中必須結合時代特征,進一步增強物流技術的現代化發展,推動物流技術的創新及物流行業產業升級,注重新型物流設備的研發,關注物流新技術建設,并關注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全面提升物流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滿足物流行業的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