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3年6月,我國商務部出臺了《中國商貿物流發展報告(2 0 2 2年)》,其中指出現階段全社會物流總額實現347.6萬億元,其中全國商貿物流總額為120萬億,整體上漲幅度大約為0.2%。同時商貿物流網絡得到了進一步完善,全國縣級以上物流和寄遞配送中心為1500個,鄉鎮快遞和郵件處理點多達7 6 0 0個。為此在新時期背景下,隨著我國商貿流通企業的物流供應鏈規模持續擴張,人們需要積極尋找更加可靠的物流技術手段,以便于能夠切實提高企業經營效益,并滿足社會物流需求。
二、新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主要運用
(一)基于大數據技術打造集成服務
新時期背景下,商貿流通企業的主要發展趨勢便是與數字技術進行深度融合,由此實現社會物流的智慧賦能,并促進企業供應鏈管理的降本增效。具體而言,便是通過大數據流程挖掘技術來為企業供應鏈編排提供支持,有效打造智慧物流服務平臺,針對供應鏈網絡、流程、策略以及相關資源進行動態管理,從而有效提高物流效率以及質量[1]。
例如,通過大數據技術可以對商貿流通企業的物流溯源跟蹤、市場需求分析、貨運庫存規劃等方面進行深入發掘,使物流運輸實現全過程、可視化的數字管理,進而實現智慧物流供應鏈的全面升級。在此基礎上,企業管理人員可以進一步將隱私算法應用于物流供應鏈的增值、監測、交易以及共享等服務模式當中,實現服務端、供給端以及需求端等各個“端”面的聯系控制,以此有效加強數據監控力度,并實現物流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基于人工智能加強全鏈條管理
商貿流通企業的物流鏈條主要包括采購管理、倉庫管理、運輸配送管理等三個方面,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有效加強供應鏈管理效率,并進一步提高物流平臺的自動化水準,從而順利實現企業物流供應鏈的全鏈條管理。
首先,商貿物流企業需要深化云架構的應用,依托云計算技術來全面采集市場動態信息,實現對原材料市場與消費市場的實際情況進行精準把控,確保能夠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購方案;其次,企業需要依托數字孿生、邊緣算法等人工智能技術,進一步提高物流管理的自動化水平,同時依賴識別掃描、物聯網以及智能傳感器等技術手段來打造具有多維感知功能的數字化物流園區,確保能夠建設智能云倉平臺,并進一步提高電子倉單的應用質量;最后,商貿流通企業可以將“AI終端+智能中樞”技術引入到智能運輸調度系統當中,一方面能夠有效實現打造多式聯運服務平臺,依托智能系統來設計合理的鐵路、水路、公路運輸方案,從而加強對運輸力的充分運用并精簡成本;另一方面能夠在智能算法的匹配運用下,實現資源整合并保證運輸服務的精準匹配,從而更好的滿足客戶需求[2]。
(三)基于區塊鏈技術加強信息管理
區塊鏈技術即指“分布式賬本技術(DLT)”,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通常是按照密碼學原理來建立帶有時間戳標記的連續記錄類別,幫助用戶有效加強信息管理。其在企業物流供應鏈中的運用,具體可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1. 信息共享。
將區塊鏈技術與傳統ERP系統進行對接,從而協助企業加強數據信息的采集與錄入,并結合市場預測信息、企業訂單信息以及供應物流信息等綜合數據來調整企業運營決策。如此不僅有效加強了信息的共享流動,同時也實現了企業實現ERP系統數據的上鏈共享,促進企業與更多市場主體的交流互動。
2. 信息安全。
智慧物流背景下,企業的信息安全管理至關重要。而借助區塊鏈技術與算法的結構性特點,可以有效保證企業信息安全,從而進一步提高物流供應鏈管理的穩定性。例如,借助公私鑰身份驗證、共識算法、Hash算法、Merkle樹結構、時間戳等機制的設計,可以有效對企業物流信息進行備份和加密保護,防止其中數據信息遭到篡改[3]。
3. 控制權限。
區塊鏈技術根據其類型可以整體劃分為私有鏈、公有鏈、聯盟鏈以及混合鏈等4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企業可以根據供應鏈面向的服務人群不同,來分別引入對應的區塊鏈技術,并針對企業內部管理、第三方平臺、客戶等把不同用戶需求來打造對應的功能模塊,從而有效提高企業服務質量,并進一步保證商業信息共享的安全性以及物流運輸的透明性。
三、新技術條件下的商貿流通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
(一)打造現代物流配送中心
新技術背景下,企業可以從公共服務層、基礎支持層以及作業服務層三個層面入手,打造功能完善的企業物流配送中心,確保能夠依托先進的智能技術來實現業務流程充足,并進一步提高企業物流服務質量。例如,商貿流通企業可以信息追蹤掃描技術,來做好入庫產品的追蹤調查,并及時掌握物流動態信息。在此基礎上以物流信息共享平臺為核心,聯合運輸、銀行以及第三方平臺來整合相關物流資源,為物流配送運輸提供良好的決策依據。
(二)延展信息服務價值體系
加強供應鏈管理不僅能夠有效精簡企業成本效益,同時還能夠通過對物流信息的深入挖掘來掌握更多市場與客戶信息,從而有效延展企業信息服務價值體系,并促進商貿流通企業的升級轉型。例如,企業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手段,來對供應鏈中保存的大量物流信息進行深入挖掘。從中發現更多銷售規律,并把握歷史客戶、長期客戶、潛在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而制定更加精準的市場營銷策略,并依靠物流共享平臺來打造公共服務體系,確保能夠為其他相關企業與部門之間提供精準的數據支持[4]。
(三)全面拓展網絡營銷渠道
現階段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商貿流通企業不僅要注重線下大宗交易的開展,同時還需要積極開辟線上零售業務渠道,以確保能夠創建一體化的營銷網絡,全面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為此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企業可以主動入駐線上電商平臺,并通過對物流供應鏈的全過程管理,來構建完善的商品配送服務體系,使線上銷售貨物能夠通過最近物流配送中心流向不同客戶群體。如此不僅能夠創造更加便捷的產品銷售條件,同時也可以增強客戶的消費體驗,進而實現企業銷售規模的不斷擴大。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新技術條件下的商貿流通企業物流供應鏈管理展開了深入研究,強調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需要正確理解相關技術在物流供應鏈管理中的使用價值,并依托技術特色來開發新型管理模式,以便于能夠促進企業全面發展,并進一步拓展自身的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