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消費者需求的升級,新零售逐漸成為主流的商業模式。生鮮農產品作為日常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物流配送模式亟需創新。在此背景下,“智慧+冷鏈”物流網絡的概念應運而生。本文旨在探討這一新型物流網絡的構建路徑,以期為行業發展提供借鑒。
在新零售時代,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需求發生了顯著變化。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的品質、新鮮度、安全性等方面。為了滿足這一需求,構建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顯得尤為必要。首先,生鮮農產品的新鮮度是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通過“智慧+冷鏈”物流網絡,可以實現生鮮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冷鏈配送,確保產品在適宜的溫度下保存和運輸,從而最大限度地保持其新鮮度。這對于滿足消費者對新鮮度的追求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1]。其次,食品安全問題也是消費者關注的焦點。生鮮農產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中容易受到污染和交叉感染,而“智慧+冷鏈”物流網絡能夠實現全過程的質量監控和可追溯,確保生鮮農產品的安全。一旦發現問題,可以迅速追溯到源頭,及時采取措施,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此外,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消費者對購物便利性的需求也在增加。通過“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消費者可以隨時隨地在線購買生鮮農產品,并享受送貨上門的服務。這大大提高了購物的便利性。最后,生鮮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口感與其產地、品種、采摘時間等因素密切相關。通過“智慧+冷鏈”物流網絡,可以實現對生鮮農產品的精細化管理和調配,確保消費者品嘗到最佳品質的產品。這有助于提升消費者對生鮮農產品的滿意度和忠誠度。
在新零售時代,生鮮農產品的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品的附加值成為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關鍵。因此,構建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對于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通過“智慧+冷鏈”物流網絡,企業可以實現對生鮮農產品全過程的監控,包括生產、加工、運輸和銷售等環節。這種全過程的監控可以確保產品的質量和安全,提高了消費者對產品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構建“智慧+冷鏈”物流網絡能夠實現生鮮農產品的快速配送和及時送達。在生鮮農產品市場中,時間就是價值??焖倥渌秃图皶r送達能夠保證產品的新鮮度和口感,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產品的需求。這種需求的滿足進一步提升產品的附加值。其次,通過“智慧+冷鏈”物流網絡,企業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和信息,包括消費者行為、市場需求、產品質量等。這些數據和信息能夠幫助企業更好地了解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從而制定更加精準的市場策略和產品定位。
在新零售時代,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成本是生鮮農產品企業面臨的重要挑戰。構建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不僅可以提升物流效率,還能有效降低成本,為企業贏得競爭優勢。構建“智慧+冷鏈”物流網絡,企業可以實現對生鮮農產品全過程的實時監控和管理。這種監控和管理能夠及時發現和解決物流過程中的問題,減少無效運輸和空駛,優化配送路線,提高車輛和倉儲設施的利用率[2]。
冷鏈智慧物流建設中,冷藏倉庫是冷鏈物流中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其數量和分布還無法滿足當前的需求。尤其在一些偏遠地區,由于缺乏足夠的冷藏倉庫,導致無法長期保存生鮮農產品,使得運輸過程中存在質量下降的風險。冷藏倉庫建設的不足制約了冷鏈物流的發展,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風險和成本?;A設施建設中,冷藏運輸是冷鏈物流中的另一個關鍵環節,需要專業的冷藏運輸車輛來完成。然而,現有的冷藏運輸車輛數量有限,技術水平相對較低,無法滿足大規模、高效、快捷的冷藏運輸需求。這不僅影響了產品的保鮮度,還制約了冷鏈物流的效率和覆蓋范圍。
當前,在智慧冷鏈物流建設中,存在冷鏈物流技術不夠成熟的問題。目前,冷鏈物流技術還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一些關鍵技術如溫度控制技術、冷鏈保鮮技術等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水平。這導致了生鮮農產品的保鮮度和品質難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給物流過程中的產品質量控制帶來了挑戰。在信息化和大數據時代,盡管信息技術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在冷鏈物流領域的應用還相對滯后[3]。
目前,冷鏈物流行業還沒有完全形成統一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導致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地區在冷鏈物流操作上存在差異。這種差異不僅影響了冷鏈物流的效率,還可能影響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由于缺乏統一的標準,企業在冷鏈物流過程中可能存在操作不規范、信息不透明等問題,難以保證生鮮農產品的品質和消費者的權益。此外,冷鏈物流設施設備的標準化程度不足。在冷藏倉庫和冷藏運輸車輛等關鍵設施設備方面,缺乏統一的規格和標準。這導致了不同設施設備之間的不兼容性,增加了企業運營的成本和難度。
在新零售時代,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構建中,完善基礎設施是至關重要的。在這一過程中,一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建設先進的冷藏倉庫和冷藏運輸設備。冷藏倉庫應具備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能夠確保生鮮農產品的新鮮度和品質。配備先進的冷藏運輸設備,如冷藏車、冷藏集裝箱等,確保在運輸過程中產品能夠保持恒溫狀態,避免溫度波動對生鮮農產品質量造成影響。二是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需要依靠先進的信息技術來實現信息的實時傳遞和共享。因此,建設穩定、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是必要的,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以便于企業與供應商、客戶等各環節進行實時溝通和協作[4]。三是應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良好的交通網絡能夠提高物流效率,縮短運輸時間。特別是在生鮮農產品領域,由于產品的新鮮度要求高,對運輸效率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應加大對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提升交通網絡的覆蓋面和運輸能力。最后,要推動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公共服務平臺可以為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提供一站式服務,包括信息查詢、質量檢測、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支持。通過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可以整合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進一步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
新零售時代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構建中,實現技術創新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為了提升冷鏈物流的效率和品質,企業需要積極探索和應用先進的技術手段。一方面,企業應加大對冷鏈物流技術研發的投入。通過自主研發或與科研機構、高校合作,積極研發先進的溫度控制技術、保鮮技術等,提升冷鏈物流的核心技術水平。在溫度控制方面,研發更精準、穩定的溫控系統,確保產品在整個物流過程中始終保持在適宜的溫度范圍內。在保鮮技術方面,研究如何降低產品在冷鏈物流過程中的氧化和脫水程度,延長保鮮期。另一方面,推動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在冷鏈物流中的應用。通過物聯網技術實現冷鏈物流過程的實時監控和數據采集,確保各環節的信息透明和可追溯。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冷鏈物流數據進行挖掘和處理,優化物流路線、提高庫存管理能力,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此外,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進行智能調度和預測,提高冷鏈物流的智能化水平。
新零售時代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構建中,加強政策支持是推動行業發展的重要保障。政府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提供政策支持,以促進冷鏈物流網絡的順利構建。在此過程中,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生鮮農產品“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構建提供法律保障。通過制定冷鏈物流相關法律法規,明確企業責任和規范市場行為,保障生鮮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和消費者的權益。另一方面,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懲處力度,維護市場秩序。其次,政府可以提供財政支持,鼓勵企業加大投入力度。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優惠等措施,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其投資冷鏈物流網絡的積極性。政府可以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冷鏈物流領域,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促進冷鏈物流網絡的快速發展[5]。在此過程中,政府還可以鼓勵高校和研究機構開設冷鏈物流相關專業,培養具備專業技能和知識的人才。通過設立獎學金、提供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會等方式,加強對從業人員的培養和素質提升。
新零售時代為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構建“智慧+冷鏈”物流網絡是提升我國生鮮農產品流通效率、保障質量安全、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必由之路。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技術創新、建立統一標準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動我國生鮮農產品冷鏈物流向更加智慧、高效的方向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提升農業產值和農戶收入,還能促進我國冷鏈物流行業的整體進步,為國民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